人为什么要学习音乐议论文

人为什么要学习音乐议论文

问:听音乐对学习有什么好处(议论文800字)
  1. 答:自己在网上搜更快。关于音乐,学习。搜索关键字
问:写一遍议论文800~1000字,题目为乐学之必要
  1. 答:“乐学”一词,最早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乐律二》:“唐人乐学精深,尚有雅律遗法。”此词初指有关音乐的学问,后来则有“学科”的意味。
    初指有关音乐的学问,后带有学科的意味.是乐在其中的一种学习境界。学习有三种不同的境界:知道——喜欢——乐在其中。 “知道”偏重理性,你是你,我是我,只是被动学习知识,不能把握自如。 “喜欢”触及情感,发生兴趣,喜欢学就学,不喜欢就放弃,不能长久; “乐在其中”才是“乐之者”的境界。学习起来非常“投入”,几乎“陶醉”,这样的人学习不累。
    。词源
    “乐学”一词,最早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乐律二》:“唐人乐学精深,尚有雅律遗法。”此词初指有关音乐的学问,后来则有“学科”的意味。朝鲜学者于1493年用汉文写了《乐学规范》一书,其后一百多年,朱载堉在其所著《乐学新说》(1603年)中亦采用了此词。《乐学规范》论及朝鲜的律吕、宫调、典礼音乐、祭祀音乐和乡乐、唐乐中的乐舞及其所用的乐器、器物、服饰等。《乐学新说》论及我国乐律、乐调、乐谱、乐声、乐舞、乐章、乐器、乐官、乐师、乐事等。这两本书所论,当是古代“乐学”的意指所在。自萧友梅1927年出版《普通乐学》一书之后,不少音乐家便把“乐学”的内容和西洋的“音乐基本理论”等同起来,如应尚能的《乐学纲要》(1935年)和郑志的《越学大纲》(1936年)等。我国古代的“乐学”固然包括音乐常识和技术理论层面的内容,但无视历代先贤对于音乐所作的大量的宏观论述,认为乐学仅仅“基本上略同于现代的‘基本乐理’”,这类目前中国音乐界流行的看法,既不符合我国传统乐学的观念,也不符合已有一个多世纪发展历史的世界音乐学学术潮流。中华民族的子孙应当继承先贤的优秀传统,顺应世界音乐学学术潮流,不拘泥于失之偏颇的陈见,把音乐的宏观理论视为“乐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乐理》——杜亚雄、秦德祥
  2. 答:好,1000字,简单,。,,俺给
问: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何重要意义?论文1500字
  1. 答: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意义需要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意义和文化的交流角度答题,并且谈谈音乐对文化的渗透: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这有助于促进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共同繁荣进步。尤其是在当前世界各民族、各地区民间音乐相互融合的社会趋势下,很多固步自封的少数民族音乐以及一些民族音乐中所存在的脱离现代文明的保守、狭隘的思想将被历史的长河吞并而逐渐消失。
    它们逐渐消亡的原因在于,中国各民族、各地区民间音乐在本质上不仅仅意味着对古老的、传统的各民族、各地区民间音乐的弘扬与传承,更不是单纯的保存和继承,而是意味着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新的创造与发展。
    扩展资料:
    中国各民族、各地区民间音乐的传承主要表现为各民族、各地区民间音乐的多元性与丰富性。在中国各民族、各地区民间音乐的传承过程中,各民族、各地区民间音乐既需要与世界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保持前进一致性,又要以自己的独特风貌将自身的特殊性与个性化特征在音乐文化艺术中生动地展现出来。
  2. 答:音乐类的论文可以参照艺术评鉴杂志社,之知网收录的。
人为什么要学习音乐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