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的议论文提纲及文章

明辨的议论文提纲及文章

问:简述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的含义2000字作文
  1. 答:《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以“博学笃行”为校训,并非只取“博学”和“笃行”四字,而是包括“审问、慎思、明辨”在内的,由“博学”而“笃行”的内在统一、相联互动的过程。民政人以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天下大同”为己任,非有过人之本领无以担此重任。以“博学笃行”为做学问之道,方能学有所依、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爱众亲仁”才不至于流于口号,流于形式。
  2. 答:是出自中庸,但推广者是朱熹
  3. 答:是出自中庸,但推广者是朱熹
  4. 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释义:博学,学习要广泛涉猎;审问,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慎思,学会周全地思考;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
    古人谈学习的五个方面,不管是学习书本知识也好,学习某种技能也好,都得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完成。“有弗学”的意思是要么不学,学就要学会;如果学了还不会,“弗措也”,也就是说绝不放弃。这段话,不是对天才,而是对一般人说的,聪明人一下就学会,你就学一百下,聪明人十次能学会的,你就学一千次。只要有这种韧劲,开始哪怕迟钝一点,会变得聪明的;开始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强壮有力
问:怎样写议论文?
  1. 答:议论文,即分析、论述,往往是针对某个案例或事件,通过阐述笔者的观点并可结合实例证明观点,可以立论为主,也可以驳论为主。
    议论文结构一般分为5个部分,每个部分概括成一个字即:引、点、析、联、结。
    引:引出文章论述的相应案例,只需做到简要描述,表达清晰即可。
    点:开门见山的点明作者对案例的观点。
    析:一般将观点分成三部分逐层递进深入分析,证明观点。
    联:可结合实际案例,进一步证明观点。
    结:对整篇文章作总结,同时再次明确观点。
    需要注意的是文章前后论题、论点、论述必须紧扣主题,相辅相成,逻辑明确,避免思维混乱及流水账式写法,建议在下笔前可列出简易提纲,循序渐进,且避免使用过多华丽的词藻,议论文为学术性文章,有别于散文、记叙文等,旨在简洁,这也是很多学生容易进入的误区。
  2. 答:我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首先要明确论点,也就是文章需要论证的主题;然后明确需要你围绕这个论点去寻找论据,这些论据最好具有代表性,说理性;最后就是论证。
    总之一句话:议论文就是说服性,能够通过你的文章,让读者知道是这个道理。
明辨的议论文提纲及文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