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求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77,78页作文题目 谢谢
- 答:P77-P78.
一.以“谈包容”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提示:“包容”有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的意思,也有一并容纳、接受不同意见的意思,本题可以只从一个方面入手写作。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唐人李翱的《李文公集》中有这样一个寓言:两人分乘国马(指平时养于民间,战时由国家征用的马)和骏马并驾而行,骏马咬破国马长鬃之颈,使其流血不止,国马若无其事,仍行走自如。骏马回家后却浑身颤抖,水槽不沾,国马主人说:“它大概是因为咬了国马而羞愧,我把国马牵来,劝劝它就好了。”国马牵来后,用鼻子亲近骏马,和骏马同槽共食,不到一个时辰,骏马就恢复如初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一位著名的小说家去世了,在他的文稿中发现了一张未来小说的
创作构思提纲,其中突出强调的是这样一个主题:“一个严重分裂的家庭继承了一幢房子,他们只好居住在这幢房子里。”这是一幢巨大的世界房屋,人们只好一起居住在里面——黑人和白人、东方人和西方人、非犹太人和犹太人、天主教教徒。穆斯林教徒和佛教徒——一个在思想上、文化上和兴趣爱好上不适当地分裂开来的家庭,由于他们根本无法再分散地生活,所以必须懂得以某种方式共处。
四.在一次对中小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当你讨厌的人向你求助,而且你能帮助他时,你会帮他吗?”持肯定回答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分别是59.8%、41.7%和37%。为什么持肯定回答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少?搜集相关资料,试写一篇议论文。
五.上边《论度量》一文第三段末有这样一句:“当然他也绝不是想助成偷者之恶,这是不待多辩的。”作者为什么写上这一句?宽容与不助恶有什么关系?试写一篇议论文。
问:高一语文作文题目大全
- 答:高一语文作文题目:(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有体力的,也有脑力的。我们自己是劳动者,也是别人劳动的见证者。劳动存在于现在,也存在于过去和未来。劳动的人有不同,劳动的对象有不同,劳动的方式有不同,劳动的环境有不同……于是,劳动的滋味也有不同。 劳动很重要,品味劳动的滋味也很重要。
你对劳动有怎样的体验或感悟?请以“品味劳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高二语文作文题目:(50分)
按照下面要求作文。
以“面对”为题,选择你熟悉的一个方面或者角度,恰当运用表达方式,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字。
高三语文作文题目:(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自1978年正式出版以来,《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先后经历了5次修订。在2012年的第6版中,人们发现:第一,尽管名为“汉语”词典,却收录了“NBA”“MP3”等200多个西文字母词,《现汉》似乎变得不纯了;第二,像“入围”,它本来是“入闱”的错误写法,现在却被赋予了人们常说的意思,作为一个新词条与“入闱” 平起平坐了,《现汉》似乎开始向不合理“妥协”了;第三,“粉丝”“宅男”等词居然也被收录进来,《现汉》似乎“放下身段”,变得更加现实了;……
有人认为这样的修订并不成功,像这样的变化令人担忧;有人说,这种事也不得不这样,总算给了个说法;有人说,大家都这么用,习惯成自然,自然即合理;有人说,社会发展了,有些东西改变就得变……
上述争议或类似现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问:高一经常会出的作文必考题目有哪些?
- 答: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自命题作文。议论文、记叙文等等,这些都是高一经常会出的作文的必考题目,然后在高一作文必考题目里面的话就是主要分类为这些,并且这些题目的话也是都是需要掌握的,都是可能在未来的高考里面出现的。
然后像半命题作文的话,可能就会比较好写,并且都是以记叙文为主体,因为在高中里面的话,写的还是记叙文为多,记叙文的话,对于学生来说算是比较熟悉的一个文体,然后在少数的情况下就会考到议论文的这样一个文体,然后不管是哪一个文体都是需要去掌握的。
在高考里面最特别的一个就是去看图写话的那一种文体,像那种的话,看懂漫画也是一个很难的过程,所以以上就是高一经常出的作文必考题目。 - 答: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
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在高考题型中话题作文出现的概率最高,一般考生多以写议论文为主。
自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样的以“话题”形式为内容的高考作文出现以来,“话题”作文作为一种全新的考查模式,越来越受到学生、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关注。
考生可以根据材料所提供的内容,或联系实际,或发挥想象,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可以自主选择文体,或议论,或记叙,叙谈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使考生在写作上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