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请问“生态文明”的概念最早是在什么时间提出的,基本涵义是什么,其发展经历的那些阶段?
- 答:1995年美国的罗依·莫里森 (Roy·Morrison) 在《生态民主Ecological Democracy) 》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生孙闷态文明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这一概念[1]。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伦理形态[2]。它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 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
致力于构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其要义为:
第一, 生态文明绝不拒绝发展, 而是要更好地发展。通过生产简神力的进一步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提高人类开发利用自然和修复保护自然的能力,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健康地发展。
第二, 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包含着自发的生态文明。现今、未来的生态文明应是自觉的生态文明, 不仅要有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还必须以科技发展为基础, 自觉地转变生产生活方式[1],
提升民众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道德素质。
第三,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
即人类的可持续和自然的可持续二者相统一。则咐弯人类所有利用环境、开发资源的活动都必须以环境可承载和可恢复、资源可接替为前提,
必须兼顾后代的利益。人类活动对自然影响的程度不能导致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失调和降低, 要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
问:生态文明最早哪国哪位提出的?
- 答:中国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消费模式。”“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在西方语言体系中,“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城邦”的代称。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滚碧
扩展资料;
1978年,环境保护概念首次纳入宪法范畴,提出“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2012年,“美丽中国”写入党的十八大搜此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明确了生态文明的思想阐述和原则界定,才能为我国的基本法律和行政法规提供遵循。
近年来,以生态文明为指导,一些专项法律法规相继得到修订。通过大力大漏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得以加快形成。“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资料来源; - 答:中国提出的。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消费模式。”“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在西方语言体系中,“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城邦”的代称。
其基本含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拆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洞御腊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
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纳滑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 答:中国。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消费模式。”“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在西方语言体系中,“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城邦”的茄袭租代称。
文明,是人类颤兆文化发展的成禅梁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1、进一步调整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淡化GDP考核,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考核制度最引人瞩目,最应予以重视。考核制度是转变观念、改变行为的指挥棒,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牵引和保障作用。
2、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和划分管理职责,优化行政资源及相应的财政资源配置,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和威胁资源、环境、生态安全的突出问题。